-
顾明远: 中国教育的八个悖论
教育对一个国家民族来讲,关系到国家的兴衰、民族的未来;对一个家庭来讲,关系到一家的幸福;对学生个人来讲,关系到一生的前途。尽管大家都希望教育越办越好,但教育领域还存在许多悖论。
(一)
近年来教育形势大好,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均有较大进展。但一些有条件的家庭仍然愿意把孩子送到国外去学习,特别是高级知识分子家庭,每年以两位数的比例增长,而且出国孩子年龄越来越小。
2019-04-04
-
如何落实义务教育教师工资待遇?
朱永新:全国政协常委兼副秘书长、民进中央副主席(中)
刘希娅:全国人大代表、重庆谢家湾小学校长(左)
问题一: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持续抓好义务教育教师工资待遇落实。怎样抓落实,让我们老师的钱袋子"鼓起来"?
朱永新:教师待遇的问题一直是社会关注热点问题,绩效工资落实落地,也是大家一直关注的问题,建议公开透明,督导检查。确保教师工资待遇不低于当地公务员水平。把这个问题作为考核当地党委政府工作的具体内容。
刘希娅:政府把教师工资待遇提上议事日程,我们很感恩,同时也充满了期待,有好待遇就有好老师,有好老师就会有好教育,就会有美好的未来。希望重新研制教师绩效工资、教师职称等的管理办法,促进教师队伍积极发展,期待新方案的修订尽快启动。建议修改绩效工资方案,改革教师的职称评审方案,重新厘清关系,整体提高教师工资待遇。
2019-04-04
-
教育现代化2035呼应教育强国战略
党的十九大作出了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的战略部署,党中央、国务院发布了《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对从现在起到2035年教育现代化建设进程作出全面系统的规划。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深刻指出:"新时代新形势,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对教育和学习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按照党的十九大的战略部署,遵循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系列重要论述,《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确定的总体目标,分为相互衔接递进的两大层次。
2019-04-03
-
2019年教育工作重点:发展更加公平更有质量的教育
3月5日上午,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开幕,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作政府工作报告。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了2019年教育工作重点:"发展更加公平更有质量的教育。"
相比于去年"发展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对教育的论述不仅仅只是比较级的变化,更反映了教育改革发展的难点重点正在发生变化。为此,中国教育报邀请三位专家解读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教育工作重点。
2019-04-03
-
为师者要政治强德行好
教育是立国之本,教师是立教之本。日前,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指出,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思政课教师,要给学生心灵埋下真善美的种子,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紧紧围绕着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就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出了一系列标准和要求。笔者认为,政治强和德行好是为师者两个最为重要的方面。
一是为师要政治强。韩愈《师说》中说"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道"是中国传统哲学的最高范畴。《易经》讲,"一阴一阳之谓道";《老子》中讲,"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宋儒朱熹讲"形而上者谓之道"等。习近平总书记讲的"明道信道"这个"道",就是从中国传统哲学意义的高度,讲的就是政治要求,这个政治要求就是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马克思主义是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也是我国大学最鲜亮的底色。
2019-03-26
-
最严违规补课整治令 两次违规即取消教师资格证
湖南省长沙市日前启动专项整治,对在职中小学教师的违规补课等行为坚决说不,被称为长沙史上最严"违规补课整治令"。
此次重点整治的范围包括在职中小学教师组织、参与违规办班补课;参加由其他教师、家长或其他人员组织的违规补课;参加校外培训机构组织的违规补课等。
2019-03-26
-
中国高等教育在世界上究竟属于几流水平?
[导读]教育关乎国运,关乎世界文明的兴衰。曾有人将世界高等教育的"食物链"划分为中心与边缘国家,但这种二分法已不符合当前高等教育"美国化"的趋势。本文从规模和质量两大维度出发,将世界高等教育划分为五大梯队,认为美国从1920年代取代德国成为世界学术中心之后,就长期居于"食物链"顶端,其高等教育制度的世界影响不断上升,并成为各国学习的范本,这一成功源自其在借鉴他国经验基础上的制度创新,但也面临着教育质量下滑和市场化转向的内在风险。中国若想跻身高等教育强国之列,应注重探索出适合自己的办学模式,并将学术自治、学术自由等大学核心价值理念予以内在化,在制度上形成比较优势。
2019-03-26
-
贫困家庭不再信奉“读书改变命运”?
教育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根本手段。尽管我国不断加大教育扶贫力度,但在一些贫困地区,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辍学现象时有发生,"厌学症"在不少贫困家庭中滋生、流行。
"如果再有人劝我上学,我就跳楼自杀"
西南山区一个贫困发生率超过90%的村子,一名15岁义姓少年因为厌学,2017年9月开学季没按时上学。村干部多次上门做工作,这个孩子终于上了初一,但又经常偷偷逃学,如此反复四五次。
2019-03-26
-
中国音乐教育痛点:学生会唱歌 却缺少音乐鉴赏力
曾经,高等教育艺术类考试文化课录取分数普遍偏低,被很多人认为是考进大学的便捷途径,对高中阶段及其以下的音乐、美术等美育教育产生了功利导引,"短平快"培训服务应运而生,繁荣的艺考培训也对中小学美育正常开展造成很大冲击。
美育须符合艺术培养规律,艺术素养只能慢慢积累。如何才能切实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让美育真正回归素养本位?本期,我们结合一线教学案例,约请专家共同探讨。
如今的音乐教育,被不少音乐教师称为整个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最落后的科目。
2019-03-14
-
朱华伟校长: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高中
日前,深圳中学官方微信发布了一篇名为"改革开放四十年 七秩学府再出发"的推文,推文细数深中为学生搭建多元发展平台,培养拔尖创新人才,2018年在高考、出国、竞赛等方面取得的漂亮"成绩单",并转载了校长朱华伟一年前在深中建校70周年纪念活动上的致辞。
彼时,刚上任深中校长一职近一年的朱华伟向外界宣布,这所以深圳这座城市命名的中学,新的办学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高中。
2019-03-14
-
朱华伟:深中办学成绩优异是靠传承、靠文化、靠师资、靠管理
记者:在深中70周年校庆时,您提出来深中要建设世界一流高中,为什么会提这样的目标?
朱华伟:这其中有三个理由,一是国家提出来要加快建设世界一流大学,达到这个目标需要有一流的高中毕业生,这就需要有相应的世界一流高中,而且在数量上要多于世界一流大学。深中应该做出自己的贡献。二是深圳改革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作为世界一流城市和国际创新之都,深圳应该有一所世界一流高中和城市相匹配。教育是一个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的过程,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深中有着七十余年的历史,更应该有这种担当,而且有实力去完成这个使命。三是深中站在70年的重要历史节点上,需要总结和梳理,并进一步思考下一步往何处去的问题。深中现在已经是世界知名高中,现在要向世界著名高中迈进。
2019-03-14
-
“礼遇”教师提升职业幸福感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全党全社会要弘扬尊师重教的社会风尚,努力提高教师政治地位、社会地位、职业地位,让广大教师享有应有的社会声望,在教书育人岗位上为党和人民事业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两会期间,尊师重教再次成为代表们热议的话题。
2019-03-14
-
体育课为何上得如此小心
体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对学生的影响是长远的、全方位的,让学生的体魄强健起来,不仅直接关系学生个人发展,还关系到整个国民的健康素质,2018年9月召开的全国教育大会,对体育锻炼给予高度重视。习近平总书记在这次大会上特别强调,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开齐开足体育课,帮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
学校开展体育锻炼,难免发生磕磕碰碰,甚至发生意外伤害事故。当前,学校在组织开展体育锻炼时面临一些现实问题,比如说,存在安全顾虑,不敢放手开展活动等。
前不久,庆祝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学校体育发展历程与未来展望"座谈会在改革开放的窗口城市--深圳市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学校体育工作者会聚一堂,回顾40年来学校体育工作发展的历程,共同展望新时代学校体育改革发展美好的未来,在这次座谈会上,部分体育工作者专门就"如何面对学校体育伤害事故"进行了研讨。
2019-02-27
-
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四大法宝
改革开放40年来,高等教育是中国变化最大、成就最显著、最为激动人心的领域之一,同时也是最需要不断改革的领域之一。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一切伟大成就都是接续奋斗的结果,一切伟大事业都需要在继往开来中推进。"回顾改革开放40年,特别需要我们在大的历史维度上思考,有哪些影响全局、影响深远的思想解放和战略决策,奠定了40年来高等教育快速发展的重要基础;还有哪些共性的、规律性的思想认识和做法经验可以凝练、固化,发扬于未来。
回顾艰辛探索和实践的历史,40年来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主题词,可以概括为"扩大规模"和"瞄准一流",核心是"办人民满意的教育"。40年来高等教育成就斐然,但是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仍然突出。面向"两个一百年",我们必须更高更稳地举起改革开放的旗帜,推动高等教育在历史前进的逻辑中前进、在时代发展的潮流中发展。
2019-02-27
-
教育时评:“作业神器”盛行 皆因无意义作业太多
新学期临近,一款黑科技产品悄然在网上热销--"写字机器人",据说能模仿孩子的笔迹帮忙写作业。近日,哈尔滨市的张女士发现,读初三的女儿用压岁钱订购了一台"写字机器人",它不仅可以模仿孩子的笔迹抄课文、抄生字,还能画手抄报,女儿的语文作业就是机器人帮着写的。她一怒之下摔碎了"机器人",还骂了女儿一顿。
"写字机器人"的出现,的确是让人担忧,这种赚学生钱的"黑科技"不值得欣喜,可事实上,许多学生喜欢,以此逃避抄写作业,只是没想到的是,一些家长竟然也喜欢。为什么呢?因为心疼孩子学业负担太重,觉得十遍二十遍抄写作业本身是低质量、无意义的机械式作业。
2019-02-27
-
翟天临事件后艺考依旧火爆,哪里出了问题?
近日,翟天临博士学位论文造假问题被炒的沸沸扬扬,成为全国吃瓜群众热议的焦点,更是惹怒了一帮为学术研究与发际线发愁的博士生群体,高等教育中的学术诚信与自觉被再次强调。于此同时,一艺考生因航班延误,错过浙传学院二试被人性化安排补考的新闻,也再次把火爆的艺考招生拉入了人们的视野。
一直以来,社会舆论把艺考当作竞争激烈的高考制度之外的一种调味剂,对于艺考种种不足和火爆也简单归因为考生急功近利的单一取向,然而这并不能充分解释这一日趋成熟和系统化的专门教育和招考制度。
2019-02-27
-
马勇:中国是否有必要每年招这么多艺考生?
每年高考艺考的话题,都能变着法儿的以各种方式引起大家的关注和讨论,比如前段时间被曝出的"一年敛财5亿的艺术升app导致70万艺考生丧失报名资格"、"中国传媒大学今年播音主持专业计划招生100人,报考人数达到1.8万"等等。
大家对艺考话题的高度关注,无外乎两点:一方面是对艺术类这种主观性较强的专业招录考试公平性的担忧;另一方面就是对纷繁复杂、乱象丛生的艺考培训市场的需求和无奈。
对招考公平性的担忧,直接导致对高校的艺考招生体制的抨击。但以笔者的从业经验来看,客观地说,艺考的招生体制虽然有不完善的地方,但相对来说是公平公正的。
2019-02-27
-
2018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基本情况年度发布
2018年,我部颁布了《教育统计管理规定》(教育部令第44号),根据《管理规定》要求,各级教育统计部门要及时公开统计数据。目前,2018年全国教育事业统计汇总工作已经完成,为了让社会各界更好了解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总体情况,下面就2018年我国各级各类教育事业发展基本情况作简要介绍。
2018年,在党中央、国务院坚强领导下,教育系统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以"四个意识"导航,以"四个自信"强基,以"两个维护"铸魂,以"奋进之笔"引领,推进教育改革发展各项工作取得新的突破性进展,各级各类教育均取得较大成就。
2019-02-27
-
艺考是捷径”成过去式 美术生可能减少30%-40%
日前,山东省招考院发布《山东省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艺术类专业招生工作实施方案》,其中最引人关注、变化最大的内容莫过于文化课录取控制分数线的设置--艺考文化课提分有了明确"时间表"。其中艺考"大户"美术类的本科文化课录取控制分数线在2019年仍按普通本科线的65%来划定,2020年则提高到普通本科线的70%,2021年提高到普通本科线的75%。另外,三类艺考的文化课录取控制分数线将在2021年"追平"普通本科线,它们分别是文学编导类、播音主持类、摄影类。
今年仍按普通本科线的65%划线
2019-02-27
-
教师减负需要行政瘦身
在近日召开的2019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教育部长陈宝生说:"这些年来,我们一直在努力给学生减负,今天我要强调,教师也需要减负。"
教师负担过重,非教学性行政负担过多,是近年来基层学校较为突出的现实问题,也是制约学校发展的困境。上级文件多、行政会议多、检查任务多的"三多现象"让基层学校校长、教师苦不堪言。陈宝生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直指现实问题,一时间引发基层学校的共鸣。
2019-02-13